卤化铅钙钛矿太阳电池(PSCs)以其优异的器件性能和低成本的制备工艺成为最有前途的下一代光伏技术之一。将不同的光吸收剂与互补带隙组合成串联太阳电池(TSCs),可以突破单结太阳电池的Shockley-Queisser极限效率(33%),达到高达45%的理论效率。而具高溴的含量混合卤化宽带隙(WBG)钙钛矿是用于集成上述各种TSCs的必要成分。因此,WBG钙钛矿子电池的优化对最终TSCs的效率、耐久性和环保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 MORE
2024-09-29 张明
南京大学朱嘉教授、陈骏院士与合作者在盐湖锂资源绿色开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该工作通过仿生盐土植物的“选择性吸收-储存-释放”机制,成功开发界面光热盐湖提锂技术。该技术利用界面光热蒸腾效应,强化纳米通道传质并驱动高精度离子分离,实现了高选择性、低能耗、低碳排放的太阳能盐湖提锂。这一技术有望推动我国青藏盐湖锂资源的绿色开发,减少对进口锂矿的依赖,保障战略性关键金属锂的安全供给。相关研究成果以“Solar transpiration-powered lithium extraction and storage”为题,于2024年9月27日发表于Science 期刊。 MORE
2024-09-29 张明
在光电催化领域,开发高性能光电极器件是实现高效太阳能燃料合成的关键挑战之一。主要难点在于如何设计一种光电极结构,既能高效地将吸收的光子转化为电子,同时能够选择性地进行催化反应。 MORE
2024-09-25 张明
1991年7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环境战略咨询组”(SAGE),把环境管理标准化问题提上议事日程,经过一年多的工作,SAGE向ISO提出建议:要向质量管理一样,对环境也制定一套管理标准,以加强组织获得和衡量改善环境的能力。根据SAGE的建议,ISO于1993年6月正式成立一个专门机构TC207,着手制定环境管理领域的国际标准,即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MORE
2024-09-24 张明
高效且精确地对分子基元进行连接和解离是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点击化学具有速度快、产率高、选择性好、反应温和、适用性广等特点,广泛用于分子基元的高效模块化连接。另一方面,构建功能分子体系也常需要高效的断键反应,以实现分子连接的可控剪切。如果一个点击反应和一个剪切反应能够被整合应用于调控同一个分子连接,其不仅能快速高效地成键,也能够精确地断键回到起始反应物,这样一对“点击-剪切”反应有望为功能分子体系的构筑、编辑和调控提供有力的工具。然而,将点击反应的产物进行剪切并回到反应物并不容易,这是由于点击反应往往有较大的热力学驱动力,生成的分子连接不易发生选择性的断键。 MORE
2024-09-23 张明
“生命科学领域也有自己的‘光刻机’,那就是基因测序仪。我们要提前去布局,不能等真正需要的时候突然发现测序仪技术原来被人家抢在手里。”2024 年 9 月 9 日,在“登峰探极·生命可测”华大集团生命科学全球新品发布会上,华大集团 CEO、执行董事尹烨在《生命可测:SEQ ALL》主旨演讲中指出。 MORE
2024-09-20 赵桂芝
近年来,随着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中药废水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中药废水里含有糖类、有机酸、生物碱、酚类、胺类、淀粉和鞣质等有机物,具有组成复杂,有机物浓度高,浊度高,pH值波动大,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高等特点。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硕士研究生朱梦贞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MORE
2024-09-14 赵桂芝
具有捕获客体分子功能的超分子多孔结构为催化反应、分子识别和气体分离提供了机会。超分子二级结构单元(SBUs)在设计复杂物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这一概念在HOFs设计中很少被讨论。因为氢键相互作用太弱,无法稳定刚性多核团簇。因此,合成具有高度对称网络的多孔HOFs一直是一个大的挑战。 MORE
2024-09-12 张明
塑料的发明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大规模塑料垃圾的产生以及不当的塑料处理方式,使塑料垃圾污染(也就是白色污染)成为当下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塑料垃圾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主要是石油基塑料在自然界中需要上百年才能降解,这给土壤和环境造成了污染。要想从源头解决“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是首选,如用聚乳酸(PLA)代替石油基塑料。为了加快可降解塑料的降解速度,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活”塑料。 MORE
2024-09-10 赵桂芝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地下水管理条例》《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以及填埋技术进步,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设计及施工与验收、入场、运行、封场及后期维护与管理、污染物排放控制、监测、实施与监督等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7年,于2008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MORE
2024-09-09 张明
全球变化背景下,北极海冰正在经历快速变化,北极进入“新北极”的气候状态。为准确理解北极海冰和低层大气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冰间水道是当浮冰在洋流和风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海冰中的狭长区域。它是北冰洋冬季海洋到大气热通量释放的重要窗口。开展北极冬季冰间水道监测,可加深对北极海-冰-气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解及增强对北极海冰预测能力,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MORE
2024-09-05 赵桂芝
2024-10-15
2024-10-29
2024-10-17
2024-11-06
2024-10-22
2024-12-03
2024-09-24
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和成果产出源泉。十四五以来,国家着力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国家 建设和国家重点 体系重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赋能生物科技快速发展,掀起了科研领域创新变革的浪潮。
作者:展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