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36个项目纳入2023年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预研究项目清单(第二批)(见下表)。
其中:包括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修订HJ38-201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修订GB/T16157-1996)、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修订HJ655-2013)、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修订GB7467-1987)、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修订HJ731-2014)为5个标准修订。
序号 |
项目名称 |
承担单位 |
1 |
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修订HJ38-2017) |
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 |
2 |
固定污染源废气氧化亚氮和六氟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 |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 |
3 |
固定污染源废气甲烷的测定便携式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4 |
固定污染源废气苯系物的测定便携式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5 |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修订GB/T16157-1996)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江苏省苏州环境监测中心 |
6 |
固定污染源废气甲烷和氧化亚氮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7 |
固定污染源废气甲烷和氧化亚氮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8 |
环境空气和废气乙二醇、乙腈和环氧乙烷的测定纯水吸收-气相色谱法 |
安徽省阜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9 |
环境空气甲烷、二氧化碳、氧化亚氮和六氟化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
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 |
10 |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修订HJ655-2013)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11 |
环境空气气态汞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
12 |
环境空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13 |
环境空气温室气体(CO2、CH4和N2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14 |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评估技术规范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15 |
水质全氟烷基磺酰氟的测定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
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16 |
水质全/多氟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太湖流域东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 |
17 |
水质聚乙烯等5种树脂类微塑料的测定热裂解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18 |
水质得克隆的测定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19 |
水质8种紫外线吸收剂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20 |
水质戊二醛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
浙江省嘉兴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21 |
水质乙醛、丙烯醛和丙烯腈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
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连云港环境监测中心、浙江省嘉兴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22 |
水质1,3-丁二烯和1-溴丙烷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23 |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连续流动-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 |
黑龙江省哈尔滨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24 |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修订GB7467-1987) |
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
25 |
海水总氮的测定过硫酸钾氧化-镉铜还原法 |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
26 |
海水氟化物、氯化物、溴化物、硫酸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
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27 |
海水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和肠球菌的测定酶底物法 |
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
28 |
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修订HJ731-2014) |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
29 |
地表水微塑料采样技术规范 |
广东省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 |
30 |
土壤微塑料的测定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法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海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31 |
土壤和沉积物得克隆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
||
上海市检测中心 |
||
32 |
土壤和沉积物六价铬的测定碱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
33 |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技术规范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34 |
区域生态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35 |
蓝碳生态系统-大气温室气体(CO2、CH4和水汽)交换通量涡度协方差法监测与评估技术规程 |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
36 |
水质11种全氟烷基化合物标准样品 |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
生态环境部
展源
何发
2024-09-04
2024-10-15
2024-10-29
2024-10-17
2024-09-02
2024-10-22
2024-09-24
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和成果产出源泉。十四五以来,国家着力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国家 建设和国家重点 体系重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赋能生物科技快速发展,掀起了科研领域创新变革的浪潮。
作者:展源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