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产仪器,有些人不愿附带过多的感情色彩: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他们只是觉得,买国产仪器搞科研是在浪费金钱和时间,而这是他们最“伤不起”的。
科学仪器相当于“隐性”的军工行业,是各国必争的领域。然而,如何加快推进科学仪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仍有不少现实困境需要突破。
国产仪器比进口仪器究竟差在哪?一家国内分析测试仪器上市企业负责人认为,就像十月怀胎,“我们就差这十个月的时间而已”。
不过,在研发、生产、市场流通、应用环节,创新总被形形色色的因素所困扰,这让人们对国产科学仪器研制陷入“爱之深、责之切”焦虑与窘迫的情境之中。
输在科研 搞研发不如写论文
“高分辨多功能化学成像系统”是个投入上千万元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专项。记者在
的工作台上看到它时,感觉它就像一个大的电脑机箱,黑色箱体内呈矩阵排列着几组光学元器件。
“这些光学器件是成像系统最核心的部分,我们全部使用进口元器件。实际上在研发前期我们也使用过国产元器件,但难以达到仪器要求的精度。”该项目核心研发人员之一、中科院化学所副研究员袁景和告诉记者。这个“机箱”只是一个雏形,他们所要研发的仪器将依托其产生。
近年来,基于不同原理的化学成像技术逐渐兴起。“高分辨多功能化学成像系统”项目,即在集成多种化学成像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型分析表征系统,为化学前沿领域发展和交叉学科研究的突破提供可能。
这同时是一个集成创新的项目。“创意和技术都是我们的,零部件基本都是国外的。”袁景和说。 据袁景和介绍,仪器研制成功后,主要用于科研单位、企业,满足科研需求,而未来它的市场售价预计在数百万到千万元之间。
“这个项目如果不是财政支持,没有人愿意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袁景和看到周围有许多有仪器研发天赋的人,兴趣归兴趣,但真正以此为科研方向的人则少之又少。
原因很简单,论文成果可以半年出一篇,一台仪器研制3年也未必有结果。科研人员每年都要考核,不出成果,没人知道你在干什么。没有成果,何以在圈内立足?
同时,即使仪器研制出来,还涉及后续转化应用的问题,其牵涉精力和将要承担的风险都远非产出论文成果可比。
“现实情况下,搞仪器研发的人可能看不到希望,认为这是个无底洞。”袁景和感叹道。
受中科院“张衡计划”的启发,北京大学于2009年启动了仪器创新与创制计划,主要做仪器研发项目的培育工作。培育方向有两个:一是为申请国家重大项目做积累,二是针对市场急需并且能够快速转化应用的项目。
该计划的目的就是促进北大冲击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必然少不了原创的科学成果。而不进行装备研发,原创成果就成了无本之末。
北大实验动物中心教师张军(化名),曾是一名普通兽医。他经常配合科研人员做实验。他根据科研人员提出的嗅觉损伤的想法,利用业余时间研制出一种脑电仪,由此建立了嗅觉损伤与脑电图之间的关联。现在,这种仪器已经成为一家企业的主要产品。
近几年,通过仪器创新与创制计划,北大先后拿到科技部国家重大仪器专项课题3项,获得经费支持1.5亿元。与争取国家重大项目的显著成绩相比,这些项目在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则表现得不够“抢眼”。在学校支持的项目中,目前获得企业支持的数量并不多。
“这些项目主要发挥种子的作用,即通过种子项目获取更多、更大规模的国家项目。”北京大学研发试验服务基地副主任、北京北达燕园微构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向峰向记者表示,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么这些项目每一个都很成功,因为大多数项目都获得了进一步的投资,都有了继续做下去的空间。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