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简称新冠病毒)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恐慌,我们应该积极地需求解决办法,并快速地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德国感染研究中心的Becker教授解释了新冠病毒大流行带来的一些列问题与启示。
LP:每天都会从报纸上看到关于新病毒的恐怖新闻,您对当前的情况怎么看?
Prof. Dr. Stephan Becker:根据现在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现在德国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000人(截止采访时,编者注),1000人看似不多,主要是因为德国的人口基数不大,如果德国是人口大国,这个数目肯定还会增加。与每年感染流感病毒的人数相比较,现在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数还远远小于每年感染流感病毒的人数。对于普通流感病毒,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年都会发生几次,每次都会痊愈。但此次的“流感”又与以往的流感有很大的不同。人们之所以对此次新冠病毒感到恐慌,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未知冠状病毒,传播速度很快,每天都会出现新的感染者。
LP:对新冠状病毒的诊断,如何做到快速、准确地诊断?新冠病毒与普通流感病毒的区别是什么?
Prof. Dr. Stephan Becker:对于传染病来讲,快速、有效地诊断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方法是聚合酶链反应法(简称PCR)。这种方法是检查患者咽拭子或鼻拭子样本中是否存在病毒基因组。因为新冠病毒在上呼吸道中生长繁殖的很好,所以检查时使用的都是咽拭子、鼻拭子和痰的涂片。检测时使用的是只能识别新的SARS-2型冠状病毒的高特异性引物,这种引物不能识别其他传染性的冠状病毒,所以,利用PRC检测法可以非常可靠地检测出新冠病毒。其实,每年冬季都会定期地发生冠状病毒感染事件,但通常的冠状病毒感染后的症状比较轻,只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例如咳嗽和流鼻涕。
LP:您对这种“大流行”的发展趋势有何预测?
Prof. Dr. Stephan Becker:此次爆发的新冠病毒比流感病毒要危险的多,但也有人认为它不那么危险。我个人的看法认为,它的危险程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现在的工作,第一步就是尽可能的阻止病毒的传播,中国已经证明阻止病毒的传播是可行的。病毒的传播途径是有迹可循的,被确诊的第一个感染者,被称之为零号病人或者零号患者,他会将病毒传染给所有和他有过接触的人,在接下来的几天和几周时间里,人们只要检查谁与零号病人有过接触就会发现有几人已被感染了。通常情况下通过新感染的患者可以追溯到这些零号病人或者高风险的危险地区。
LP:几年内将有多达78%的人口都会感染新冠病毒吗?
Prof. Dr. Stephan Becker:这种说法的前提是我们无法控制病毒的传播,并且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速度非常快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最坏结果。至于这种情况是否真的会发生?目前还很难说。我认为这只是猜测,也是最坏的情况。我的意见是效仿中国的控制措施,尽一切努力来遏制病毒的传播,但这样非常严格的措施,不太可能在欧洲实施。
LP:什么时候可以接种第一支疫苗?
Prof. Dr. Stephan Becker:疫苗从开始研发到批准使用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由于疫苗是注射给健康的人,因此对疫苗的研发提出了很高的安全保障要求。要求副作用要尽可能的小,这就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分阶段的研发过程。首先,研发的疫苗要在动物身上试验,以检验疫苗是否有效。动物试验成功后才开始大批量的生产疫苗,而且是在严格的质量标准要求下,才能开始大批量生产疫苗。其次,从小批量试制到大批量生产需要进行临床试验,这又要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第一阶段的临床试验,这一阶段试验的目的是确定疫苗对人类是否有害,是否能够在人体内产生免疫抗原。第一阶段成功后,临床试验从第一阶段转入到第二阶段,更多的志愿者参加疫苗试验。最后,还要在发生疫情的地区进行试验,以检验接种疫苗的人们是否比没有接种疫苗的人得到了更好的保护,那时才能证明研发的疫苗是有效。而且要通过监管当局层层的审批手续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正常情况下,疫苗从研发到注射给人类整个过程要持续15年。就此次新冠病毒疫苗而言,最快也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
实验与分析
展源
何发
2024-09-04
2024-10-15
2024-10-29
2024-10-17
2024-09-02
2024-10-22
2024-09-24
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和成果产出源泉。十四五以来,国家着力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国家 建设和国家重点 体系重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赋能生物科技快速发展,掀起了科研领域创新变革的浪潮。
作者:展源
评论
加载更多